
绿色记事本教案
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学蓝图,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绿色记事本教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绿色记事本教案1教学目标:
1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自觉养成保护环的习惯。
2、朗读课文,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“绿色记事本”上记录的内容。学写环保日记。
3、会认“供、耗、攒、购、臭、簿、限”等7个生字。
教学重点:
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“绿色记事本”上记录的内容,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,有些什么感想。
教学难点:
理解“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,让大人们也不禁肃然起敬”这句话的意思。
教学准备:多媒体课件
教学时数: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 谈话引入新课。
1、同学们,你们知道我们用的纸主要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吗?每年造纸工人都要砍伐大量的木材。为了少耗费木材,人们把废纸回收,再生产出新的纸张,这就是再生纸,也叫环保纸。今天,我们学习的这篇文张《绿色记事本》中记事本就是用再生纸制成的。
2、板书课题:12* 绿色记事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?
二、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互动。
1、自己轻声读课文,要把课文 ……此处隐藏11740个字……
3、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?
明确: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。清晨,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——捕蝉为食。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,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,因为肚子既有肉,又有甜食。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。
4、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?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?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?
明确:(1)外表特征“这种昆虫非常漂亮,浑身嫩绿,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,身材优美,苗条匀称,两片大翼轻盈如纱。”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。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。从第4段到结尾,这是文章的主体,其中8、9、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。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,从不争吵。
5、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,请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?这样写有什么效果?
明确: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:狂热的狩猎者、我笼里的囚犯、蝉的屠夫等。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“狂热的狩猎者”;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,作者就用“笼里的囚犯”;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“蝉的屠夫”。作者不断变换称呼,使行文更生动,描写更形象,给人更深刻的印象。
6、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,用了什么方法?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?
三、拓展延伸
《辞海》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:蝈蝈,昆虫。螽斯的一种。翅短,腹大,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。吃植物的嫩叶和花,危害农作物。也有称之为“哥哥”。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,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笔法特点并归结的写作特色。
四、总结收获、布置作业。
编写人:张聪
教学反思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