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草船借箭》读后感

时间:2023-01-13 11:00:08
《草船借箭》读后感

《草船借箭》读后感

读完一本名著以后,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,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。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草船借箭》读后感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草船借箭》读后感1

今天中午睡觉前,吾读了《三国演义》里面的一个经典故事情节——“草船借箭”,吾读了非常喜欢,一直读了四五遍。

这个故事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,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强,就很嫉妒诸葛亮,一直想将诸葛亮害死。他找了一个理由,说军队中缺少箭,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。可是周瑜没想到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了。诸葛亮会神机妙算,他知道第三天夜里有大雾,就趁着大雾,用草船向曹营“借”了十万支箭,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。使周瑜的计划未能实现。

吾觉得吾们应该象诸葛亮那样刻苦学习,善于思考,像他那样虚心,胸怀宽广,而不要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,高傲自大。吾要好好学习,长大了也要象诸葛亮那样聪明,什么困难也难不倒吾。

《草船借箭》读后感2

前几天,我在图书室借了一本书——《草船借箭》。其中,我最喜欢的是故事《草船借箭》,大体是讲:周瑜要诸葛亮造十万支箭,诸葛亮答应三天就能造好。诸葛亮暗中借了二十只船,每船三十名士兵,并布置了一下船,叫鲁肃一起坐船驶向离曹营很近的地方,便开始擂声呐喊。曹军以为敌人来了,忙叫弓箭手向水中射箭。等雾散时,才知是诸葛亮设计得了他 ……此处隐藏6728个字……葛亮和周瑜。

首先来讲诸葛亮,诸葛亮神机妙算,足智多谋,这谁都知道。从博望坡烧到新野,两个同样的火攻法,在不同的地势,都获得了胜利,好像所有事情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在草船借箭这一事件中,他更是胸有成竹,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,还敢立下军令状;他还邀请鲁肃一起去取箭,这个“取”字说的很有把握。在借箭前夕,他还笑着对鲁肃说:“我们只管饮酒取乐,雾散了就回去。”这个“笑”字,真是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,四两拨千斤啊!

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这是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中的一句。诸葛亮就是一位知天时地利懂人和的高手!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,所以选了雾天这样利于作战的天气;也了然曹操和他的部队是北方人,不熟水性,所以故事开头才说要水上作战,这就是地利;也懂得识人,他料到周瑜会设下圈套,故早做了打算;鲁肃又忠厚老实,所以才请鲁肃帮忙。

我们再来谈谈周瑜。周瑜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,有雄才大略。不过人无完人,他的缺点就是嫉妒心太强了,在孙权和刘备的这一次合作中,周瑜对诸葛亮的嫉妒心达到了顶点。这个故事的开头也说了,周瑜想要陷害诸葛亮,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,因为周瑜觉得在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下,他的光芒被掩盖了。当诸葛亮自己提出三天造完十万支箭,还立下了军令状时,周瑜内心窃喜,他认为诸葛亮三天肯定造不出来十万支箭。最终,诸葛亮如期交箭。周瑜了解了他借箭的经过后,感慨道:“诸葛亮神机妙算,我真比不上他!”周瑜输得心服口服,又郁郁不得志,以致于临死前,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既生瑜,何生亮!”

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足智多谋,心思细腻,尽量把事情安排周到,这样遇事才不致慌乱。我们要杜绝像周瑜一样嫉妒别人,我们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,取长补短,以彼此为镜。

《《草船借箭》读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